(设计:丁简)
无聊人的眼
文/仇翠玲
下乡空隙,探望多年未见的表姐。
”唉“表姐叹着气,“人老快节奏叙事了,身体各个零件都不好使了……”“啪”表姐的话没说完,一个弹力球,落到我的茶碗边,瞬间弹起又向地下落去,“扑通”“扑通”两个女孩子从炕上蹦到地下,去抢那只不断落下又弹起的弹力球,大的抢到,转身上炕,小的喊着“给我给我”又追回到炕上……我这才觉得,屋里最引人注意的当属这两个孩子以及随处可见的玩具和书纸。
“这是志军的孩子?”
“是呀!”表姐的眼圈红了“两口子离婚了,孩子判给了志军,志军丢给我们就打工去了。”
“怎么会这样?”
“唉,不怪媳妇呀,是咱志军跟东头柱子家的有事了,媳妇赌气离了婚,丢人呀!”表姐撩起衣襟擦着眼睛,“大的刚八岁,小的才四岁,这不作孽嘛。”
我一时语塞,随手拿起炕上扔着的一张试卷,鲜红的53分!
一直坐在凳子上的表姐夫开口了:“唉!快节奏叙事你说过去,农活一忙就是一年。再看现在,灭茬、耕种、收割都是机械化啦,有除草剂也不铲地啦,可地成了死板地,人也闲得去扯淡!”表姐夫有些愤然。
表姐接过话茬:“现在不都使那个划拉屏的手机嘛,天天聊哇!要么就没黑没白地打麻将,所以这几年不是东家吵就是西家离的……”
告别表姐,一路红瓦绿树、白墙阔路,路过村公所,“文化活动室”几个字恹恹地斜睨着我,犹如无聊人的眼。
(责任编辑:刘小四 制作:四季芳 527字 )
在场微散文同题竞赛第13期2017年6月主题:微雨·微语。
作者简介:仇翠玲,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人,喜欢用清浅的文字,唱心底里的老歌。作品散见于《内蒙古日报》《通辽日报》。
在场微散文第十四期主题
"生命,一次又一次轻薄过/轻狂不知疲倦",“我听见回声,来自山谷和心间/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/不断地重复决绝,又重复幸福/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/我相信自己"。
这是泰戈尔诗集《生如夏花》中的句子。是的,夏天是一个特别的季节,热烈是表象,寂寞是本质,轻狂,源于自我的虚忘,夏花的逆时而开,才是可贵的风骨。人生亦然。
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竞赛第14期2017年7月命题:寂寞夏花。
花是美的,但生不逢时,夏花却落得孤独。社会何不如此。是要耐得寂寞,独享孤独,还是独放灿烂,为一个火热的季节助燃?用你的笔,书写你的生命体验。
在场微散文第14期征文一人一稿,上限为550字,必须是原创首发(如其快节奏叙事他平台、网站、论坛及报刊已发的,请勿投)。请各位老师在邮箱注明标题、作者和字数,将照片和稿件分别传进邮箱附件,简介写在文章下面(请将正文放大为小三号字,标题小二号字加粗),并注明所在地。截稿日期为2017年7月25日。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:[email protected]
在场微散文奖
在场微散文群,是在场主义散文流派创立的一个微散文平台,旨在宣传、交流、倡扬在场写作。
在场微散文,是在场写作的一种散文样式,主张通过在场性、微叙事、快节奏的书写,适应微信时代的阅读需要。
在场微散文奖,是在场微散文群开展的一项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奖,每月一期,每期设一、二、三等奖各一名,分别奖给500元、300元、200元奖金,并颁发获奖证书;优秀奖若干名,赠送“在场主义散文理论卷”《颠覆城堡》和《在场》杂志,颁发获奖证书。其它优秀作品赠送《在场》杂志。
在场微散文平台是面向全国的文学交流平台。目前参赛作者来自全国29个省市区。
在场微散文奖征文2017060082
在场管理团队
总 编:周闻道
副总编:晓来轻酌
赞助人:龚益成、北京了了
在场编校:宁静(组长)、袁志英、钱昀、刘月新、刘小四、偏说、杨培铮、六六、刘爱国、李慕云、李世琼
在场朗诵:海之魂(组长)、郭万梅、赵文、杨丽、花语、龙丹、吴海燕、章涛、万军、冯露西
在场阅评:郭连莹(组长)、润雨、王茵芬、高影新、鸣谦、楚歌、林中蔓青、齐海艳
在场制作:刘珍(组长)、相相、王金梅、宋小铭、四季芳、谭丽挪
特约评论员:草原凤凰、乔民英
投稿须知
在场公众平台已经开通原创保护、留言和赞赏功能,无论长篇散文还是微散文,请勿一稿多投,已在其他的公众号发过的,请勿投。所有来稿须经编辑审核或修改,一月之内未发表的稿件请自行处理。来稿请附上简介和照片。
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:[email protected]
《在场》杂志投稿邮箱:[email protected]
在场网站:https://www.zczysw.com/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